呼吸道感染小百科

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(病毒、支原体类六项)包括:1、甲型流感病毒;2、乙型流感病毒;3、呼吸道合胞病毒;4、腺病毒;5、人鼻病毒;6、肺炎支原体。(以上检测均为核酸检测)。

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,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、咽喉、气管、支气管或肺部,表现为发热、肿痛、咳嗽、头痛等症状。呼吸道病原体具有感染力强、传播快、潜伏期短、发病急等特点,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。

流行性感冒病毒,简称流感病毒,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 RNA病毒,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,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。

呼吸道合胞病毒属副黏病毒科肺炎属的RNA病毒,临床研究表明,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的病原体,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,主要症状有高热、鼻炎、咽炎及眼炎,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。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、胸膜炎及心肌炎等。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,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。

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,根据免疫学、生物学、生物化学特性不同,不同的基因型有不同的器官亲和性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。腺病毒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,包括高热、咳嗽、咽喉痛,少数可发展为重症肺炎。

人鼻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,是一组单正链的小分子RNA病毒,是导致呼吸道感染中重要的致病因子,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,而在婴幼儿和儿童,除上呼吸道感染外,还可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、急性哮喘等疾病。

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,感染MP后可引起支原体肺炎,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,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。 主要经飞沫传染,潜伏期2-3周,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。临床症状较轻,大多数患者只有头痛、咽痛、发热、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;少数会持续高热不退,剧烈咳嗽,病情进展快,短时间内出现呼吸衰竭,多器官功能性障碍等危重症表现。

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。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,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,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。主要经飞沫传染,潜伏期2~3周,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。痛、咽痛、发热、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,但也有临床症状较轻,甚至根本无症状,若有也只是个别死亡报道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多在秋冬时节。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,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,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,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。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粘膜上皮内潜伏,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;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。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,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。

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~21天, 起病缓慢, l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,3~4周达高峰,可持续存在3~6个月。

什么是肺炎支原体?

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,是目前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;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,临床上常被归为“非典型病原体”。

研究发现,肺炎支原体可分为I型和II型两种亚型,目前主要流行亚型为I型;75%酒精和含氯消毒剂(如84消毒液)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。

流行特征

1.传染源。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,潜伏期1~3周,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。病初4-6天传染性最强,3-5周后消失。

2.传播途径。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在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。

3.易感人群。人群普遍易感,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,近年来患病年龄呈现逐年降低趋势。

4.高发季节。全年均可发生,以秋冬季常见(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),南方地区可能有夏季高发。流行高峰约3-7年出现1次,2023年为流行大年

【适检人群】

发热患者、具有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的患者、具有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(发热、咳嗽、喘鸣、呼吸增快、呼吸困难)的儿童患者。

声明:本文为原创,作者为 fzhryang,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:http://www.hryang.com/2024/02/06/hu_xi_dao_gan_ran_xiao_bai_ke/
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