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懿讨诸葛恪,恪弃城走

  • 月份: 魏正始四年 蜀延熙六年 吴赤乌六年9月
  • 类别: 战争
  • 事件名: 司马懿讨诸葛恪,恪弃城走
  • 地点: 舒县 寿阳 皖 柴桑
  • 人物: 司马懿 诸葛恪
  • 是否史实: 是
  • 年份: 243年
  • 出处: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太平寰宇记

(晋书宣帝纪 四年秋九月,帝督诸军击诸葛恪,车驾送出津阳门。军次于舒,恪焚烧积聚,弃城而遁。帝以灭贼之要,在于积谷,乃大兴屯守,广开淮阳、百尺二渠,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,万余顷。自是淮北仓庾相望,寿阳至于京师,农官屯兵连属焉。)(晋书天文下)(按天文志,此战战至十月。)

(晋书食货志 正始四年,宣帝又督诸军伐吴将诸葛恪,焚其积聚,恪弃城遁走。帝因欲广田积谷,为兼并之计,乃使邓艾行陈、项以东,至寿春地。艾以为田良水少,不足以尽地利,宜开河渠,可以大积军粮,又通运漕之道。乃著《济河论》以喻其指。又以为昔破黄巾,因为屯田,积谷许都,以制四方。今三隅已定,事在淮南。每大军征举,运兵过半,功费巨亿,以为大役。陈蔡之间,土下田良,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,并水东下。令淮北二万人、淮南三万人分休,且佃且守。水丰,常收三倍于西,计除众费,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。六七年间,可积三千万余斛于淮北,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。以此乘敌,无不克矣。宣帝善之,皆如艾计施行。遂北临淮水,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,尽沘水四百余里,五里置一营,营六十人,且佃且守。兼修广淮阳、百尺二渠,上引河流,下通淮颍,大治诸陂于颍南、颍北,穿渠三百余里,溉田二万顷,淮南、淮北皆相连接。自寿春到京师,农官兵田,鸡犬之声,阡陌相属。每东南有事,大军出征,泛舟而下,达于江淮,资食有储,而无水害,艾所建也。)(邓艾传开渠事为正始二年,未知孰是。)

(晋书天文下 四年十月,月再犯井钺。是月,宣帝讨诸葛恪,恪弃城走。)(宋书天文一)

是岁,司马宣王率军入舒,诸葛恪自皖迁于柴桑。(吴主传 诸葛恪传 建康实录吴中 全三国文卷六十五)

(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五 四年,司马懿攻皖,恪退屯柴桑。)
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