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依东望——三国学未来展望(转载)

中國史傳文學長河中,《左傳》《史記》既為濫,亦是魁首於後繼之的《三國志》,也往往被論者目為紹承。陳壽長於撰史,於時已多為人所讃賞,《三國志》一書的史傳文學價值,實可参列於《左》`《史》之後,值得吾人細細品讀。加之《三國志》成於西晉隨之八王之亂、典午東渡。百年戰亂與生聚教訓,也讓魏晉史學大加勃興,是以南朝宋裴松之,方能採大量的史料,為《三志》作注,頗得蜜蜂兼採之功。裴松之所補注的史料,多是尚未統一過的嘩眾聲,彼此各具立場,甚或互有歧異。但也正因如此,反《三威志》更為精彩,為後世讀者、學人所餐,某種程度上更是下開了《三國志演義》的熱鬧世界。

於史傳外的傳播媒介,如話本、戲曲等等,隨著時代的前進,二國故事亦是越見流行。元明之際羅貫中寫定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後大受歡迎,好事者爭相腾錄,於後始有大量的《三志演義》小說版本流傳。直至康熙十八年,毛、毛宗崗父子針對各種「俗本」’重新寫定《四大奇書第一種》·此本一出,遂取代了明代以來的諸多《三國》小說版本,廣為世人流傳與接受,此即為今日所慣稱的《三國演義》·「三國」主题於今日的傳播,更是深入宗教、戲劇、電玩、漫畫等各式媒介與場域。「三國,如滚滚逝水般,一代代的傅承與接續,對華人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,可謂深厚矣。

三國學」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研究主题,由本書的論述與考證當也能觀察到其學術上的嚴謹性與豐富開展。但就文化傳播層面言之 ,「三國」的影響力,又早已跨過學院的宫牆與邊界,深入民間之中,凡有華人處,總能有道不盡的三國人物、三故事。本書以「三國學跨界研究」為題,嘗試界定「三國學」的範圍邊界,認為「三國學」的體系架構,當有三個次,第一層乃「史傳:《三國志》,是「三國學」的核心文本,第二層則是「小說:《三國志演義》。以這兩者為核心,「三國」擴散、渗透進宗教信仰、戲曲藝術、詩詞歌曲、流行文化的再創作等等,此即為第三層「三國主题浸潤的各式文本」。也因其廣泛的而深遠的影響力,使得「三國」成為華人文化的重要主题,中華文明的永恆经典。

是以本書所言的「跨界」,並非跨出「三國學」的界,而是「三國學,本就具有「跨界」此一質性。第一層《三國志》與第二層《三國志演義》問,虚實的界線、文史的辯,若依中文系傳統學門領域的角度觀察,即便幅度不大,當已是一種「跨界」。更遑論第三層「三國主题浸潤的各式文本」皆能中觀察到,以「三國學」為樞紐,所呈現出的「跨界」的特色。若依「三國學」的體系架構加以對照,本書研究的主题文本可分類如下

此一表格當能具體呈現,「三國學跨界,的特色與现象。而此種以「三國」為樞紐而產生的「跨界」關保,正是本書所凝望、關注的問题意識所在·是以循此思考脈絡,分別以《群書治要》、《史通》《三國志演義》、《關帝歷代顯聖志傳》、臺灣趙雲信仰,五種横跨類書.史評、小說、善書、民間信仰的不同領域文本材料,分析、呈現「三國粤跨界,的現象。並深入掘微,提煉相研究成果,以下便略述各章之研究貢獻。

第二章〈筆削取義《群書治要》對《三國志》的消融與建構〉。國史載記,非徒記事,而務在,即《周禮》「掌官書以赞治」的傳統·《舊唐書·魏徵傳》載唐太宗「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」之言,《群書治要》亦是取其「致治稽古,臨事不惑」之功,而《三國志》名列四史,其重要性不言可喻,有高度可論性。是則本章以「《三國志》"畏懼之史』的消融」、《群書治要》"本求治要」的戒」兩端,考述《群書治要》於編纂時,對《三國志》的筆削棄採,與所呈現的史家心識。認為《群書治要》編纂時,雖非刻意,但確實消融、解構了陳壽《三國志》畏懼之史的内涵。並在本求治要的原則下,重視君臣相處之道,大量選錄諫之文,顯示出取義關鍵,乃君主的英明好諫、言無不納,臣子的忠直無隱、事無不言,最後總其勸戒之功、治要之道

第三章〈懲惡勸善--《三國志》的微婉顯晦與《史通》的善惡必書〉·劉知幾《史通》乃中國第一本歷史批評事書,歷來為粤者所重視·本章詳考《史通》對於《三國志》的評價,以「正統與史《史通》對《三國志》批評的再商榷」「直書與晦筆:《春秋》書法的兩種面向」兩節次第論之。提出幾點觀察:-、三國正統論影響劉知幾對《三國志》史體、史法允當與否的判斷,認壽有所失當載記劉備當如《左傳》記载秦、楚莊才是。二、知幾批評陳壽索米立傳、厚誣諸葛,由事件考論,常為有之事,然其属言批的背後,乃肇因「善惡必書」的「史識」觀。三、陳壽《三國志》以「微婉顯晦」的《春秋》書法,加以载記,在外在境壓力下難以明說的易代之事。·而劉知幾對「懲惡善」的载筆之用仍是贊同,但於載筆之體,則是以「善惡必書」取代「微言大義」’以「直書」「實錄」為尚·而陳壽與劉知幾兩人對《春秋》書法念的落差,便也是《史通》對《三國志》属言批評的重要原因

第四章〈抑揚顯志《三國志演義》趙雲的人物塑造與諸葛亮之關係〉·《三國志演義》廣為世人流傳與接受,其所衍生而出的「三國」文化母题,更是深深積澱在華人文化的血脈之中,進一步對世界文化產生影響。其中趙雲更是當下最受歡迎的三國人物之一,而目前學界對於趙雲人物形象的研究,共識大抵確切,認為趙雲為一「完美」形象,似乎難有新論。然本章出入文史之間,詳考《三國志》與《三國志演義》二書,指出《三國志演義》實以諸葛亮為第一主角,而小說中情節的安排,在強化、提升諸葛亮的人物形象之時,趙雲也被連带提升。諸葛亮於帳中運籌帷幄、決勝千里,趙雲则在戰場上,貫徹與執行諸葛亮的謀劃與計策,如著名的三條「錦妙計」等等。小說甚至在「遺詔託孤」中,讓諸葛亮與趙雲同受劉備託。小說家濃筆描繪諸葛亮文、智之絕,而趙雲則於武、勇多所展現。本章以趙雲人物形象為切入點,出入文史邊界,進而探求新的可能。趙雪小說中的「完美」形象,實在人物塑造的抑間,與諸葛亮息息相關,受其影響。

第五章〈聖俗之間--《關帝歷代顯聖志傳》的歷史敘事與擬史筆法〉《關帝歷代顯聖志傳》刊刻於明末,主要記载羽死後成神,護佑百姓、顯靈顯聖的各種故事。目前學界尚未有深入研究,故本章以「關帝歷代顯聖的『擬史」建構」、「關帝信仰與王朝守護神」兩節加以析論·認為是書為求可信度的增加,在事策略上,将真實史人物、事件,剪裁入關帝顯聖的事蹟之中,並在不違背史事實的原則下,增添關帝顯聖的各種情節,以「擬史筆法」建構關帝顯聖的歷史敘事」·文臣重忠義、道德,而不計下場;武将則聚焦戰勝的結果,忽略、改寫史傳中的人物性格與過。再者,書中的帝形象與大傳統相同,救炎、科考等顯聖事蹟,一皆有之。然此外更有意将關帝塑造為「護國庇民」協運皇圖」的皇朝守護神。究其原因,則當與成書之際,明末動盪的國家世局,息息相关。

第六章〈文化記憶--臺灣趙雲信仰的、史、文底蘊〉。「三國」文化母题影響深遠,於民間宗教,帝信仰更是盛,有華人處,幾乎就有關帝祠廟。而同為三國人物的趙雲,雖不若羽,但在信仰上也有所開展。目前臺灣共有三十七間主趙雲的字,在三國文化、關帝信仰的對照下,臺灣趙雲信仰的形成原因與開展過程,確實發人興味,值得研究。本章以「文化記憶的凝聚:趙雲成神的鍵 」、「儒典常與道德秩序:趙雲信仰的底蘊」二節加以考論。指出,以史傳中的趙雲言之,其人物生平、事件豐富度實則不夠飽滿,但當其在歷史記憶凝聚為文化記憶的過程中,成為了七進七出、長坂救主、銀槍白馬、一身是膽的「常山趙子龍」·而此些人物形象、新的文化記憶,也廣為民間認同與接受。也正是在趙雲的文化記完成後,方才進一步成為信仰的對象。再者,臺灣的趟雲信仰呈現出兩種質性,一是護佑蒼生、濟世救民的宗教意義,二是儒典常、化向善的道德秩序。前者關乎神秘體驗與信仰的在地化,後者為趟雲信仰的内在價值。而此一道德秩序,其價值判断也正是華人社會的儒典常。就「种道設教」言,儒典常與道德秩序,也扣合著趙雲「完美,的人物形象而有所發揮·、史、文三個面向共同合而成趙雲信仰的重要底蘊。
整體而言 ,「三國學」以《三國志》史傳、《三國志演義》小說為核心,而後浸潤渗透至各式文本。不論是文史之際或是異文本間的連結,「三國學」確實具「跨界」的質性與特色。本書在此一問题意識下,進行相關研究,而有如上所述的些許成果。「三國」為華人文化的重要主题、永恆典,其研究的重要性當是不言可喻。也正因「三國」的影響是如此的廣泛,深入各個領域。相形之下,本书所能呈示的研究主题,相對於「三國學」體系架構而言,有如偃鼠飲河,實難以兼容並蓄。相關研究成果,也僅是面對「三學」的萬種華,鼎一臠而略知肉味罷了。如學與「三國學」的可能關係、數位人文加入「三國學」的可能碰撞、「三國學」於東亞漢學的傳播與影響等等,都是值得關注的研究課题。本書完稿的當下,下一階段的研究也已在進行,以「《春秋》學與三國學」為研究核心,並有初步成果日後當也能在本書所建立的「三國學,體系架下,更加細的拓深丶擴展「三國學」硏究範疇與研究議題
「三國學,做為一專門之學,有著豐厚多元又交叉影的跨界貌,而於此遼閪天地中,也不免力有未速。不論本書當前所凝望的主题與未盡之處,抑或是未來可能的展望與新的材料,都該繼續耕耘盈科後進,以期積累更多的研究成果。在全書的最後,也想借用諸葛亮「依依東望」之語,作為本書結論的標题。吾輩得幸徜徉於中華文化的經典,投身「三國學,研究中,深情款款、依依東望

声明:本文为原创,作者为 fzhryang,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:http://www.hryang.com/yi_yi_dong_wang_san_guo_xue_wei_lai_zhan_wang_zhuan_zai/

评论已关闭